其他专题 

《碳达峰与碳中和100问》(九)

来源:佛山市陶瓷学会  2022-06-16

图片


本文内容节选自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等编撰的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以方便读者快速大致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讯。

党中央习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的双碳工作,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陶瓷行业节能减碳势在必行,作为基层党支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陶瓷行业的双碳工作。

我们计划在【佛山市陶瓷学会】微信平台连续18天刊发《碳达峰与碳中和100问》,以促进陶瓷行业节能减碳,提高科技人员对双碳的认识!


41

土地利用变化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人类社会工业 化、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对土地的使用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土地覆盖 物的类型,这样的变化直接造成了陆地表面物理特性的变化,改变 了陆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以及物质交换,影响了地表的能量平衡,进而对区域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陆地表面上植被类型、密度和有关土壤特性的变化通常也会造成陆地区域中碳的存储以及通量的改变,从而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对大范围植被特性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反照率。例 如农田的反照率就与森林等自然植被有很大的不同,森林地表的反照率通常比开阔地要低,因为森林中有很多较大的叶片,入射的太阳辐射在森林的树冠层中会经历多次的反射、折射,导致反照率降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气溶胶也会影响地表的反照率,特别是雪地上方的黑碳气溶胶,它的存在也会降低地表的反照率。

图片

植被覆盖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引起地表一些其他物理特性的变化,例如地表向大气的长波辐射率、土壤湿度和地表粗糙程度等物理特征,它们可以通过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各种能量交换来改变地表能量和水汽的收入、支出,直接影响到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速等,对局地和区域的气候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我国的区域降水和温度有明显影响,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草原退化将会造成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减少,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加剧,气温升高。

图片

土地荒漠化

4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碳排放下降了多少?

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多大贡献?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上一年下降了 5%~7%。2020年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并 没有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产生明显影响,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仍在持续上升, 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C,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2015—2020年这六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六个年份。

为什么2020年人为碳排放的减少对气候变暖的趋势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用一个游泳池里面的水量来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用水位高低的变化来代表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变化。就算没有人为碳排放,这个游泳池的水位也会发生变化,因为有雨水进入(代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使水位增加, 而水面蒸发(代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吸收的二氧化碳)又使水位降 低,从而使水位出现自然波动。如果把大气中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换算成1立方米的水,则每年有110立方米的雨水流进了泳池,由于泳池的表面蒸发,每年泳池损失的水量也差不多,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泳池的水位是基本上保持稳定的;但由于蒸发和降水有季节性变化,且流入和流出也并不是严格同步的,所以泳池水位在冬季稍高、在夏季稍低,变化范围是±0.5厘米左右。工业化以来的人为碳排放相当于在泳池上面安装了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流出的水相当于每年使水位增加11毫米,即每天增加0.03毫米。工业化以来的人为碳排放已经累计使泳池水位增加了64厘米,也就是说,正是1750年以来增加的这64厘米的水位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而每天的人为碳排放相当于只是使水池水位增加了 0.03毫米,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微乎其微。所以,2020年人为碳排放减少5%〜7%,相当于使水位上升的速率每 天减少0.002毫米,这比漂浮在泳池水面上的一根头发都细得多,对水位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2020年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降低并没有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产生明显影响,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43

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国际社会围绕细化和执行该公约开展了持续谈判,大体可以分为1995—2005年、2007—2010年、2011—2015 年、2015年以后几个阶段,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坎昆协议》《巴黎协定》等。

《公约》只是约定了全球合作行动的总体目标和原则,并未设定全球和各国不同阶段的具体行动目标。以后的各个协议谈判逐步明确具体行动目标和任务。1995—2005年,是《京都议定书》谈判、签署、生效阶段。《京都议定书》是《公约》通过后的第一个阶段性执行协议。

《京都议定书》作为《公约》第一个执行协议从谈判到生效时间较长,历经美国签约、退约,俄罗斯等国在排放配额上高要价等波折,最终于2005年正式生效,首次明确了2008— 2012年《公约》下各方承担的阶段性减排任务和目标。《京都议定书》 将附件1国家区分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由此产生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三大阵营。

图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2007—2010年,谈判确立了2013—2020年国际气候制度。2007 年印度尼西亚巴厘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巴厘路线图》,开启了后《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制度谈判进程,覆盖执行期为2013—2020年。根据《巴厘路线图》授权,缔约方大会应在2009年结束谈判,但当年大会未能全体通过《哥本哈根协议》,而是在次年即2010年坎昆大会上,将《哥本哈根协议》主要共识写入2010年大会通过的《坎昆协议》中。其后两年,通过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逐步明确 各方减排责任和行动目标,从而确立了 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哥本哈根协议》、《坎昆协议》等不再区分附件1和非附件1国家,并且由于欧盟的东扩,经济转轨国家的界定也基本取消。
2011—2015年,谈判达成《巴黎协定》,基本确立2020年后国 际气候制度。2011年南非德班缔约方大会授权开启“2020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根据奥巴马政府在《哥本哈根协议》谈判中确立的“自下而上”的行动逻辑,2015年《巴黎协定》不再强调区分南北国家,法律表述为一致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仅能通过贡献值差异看出国家间自我定位差异,形成所有国 家共同行动的全球气候治理范式。
2016年至今,主要就细化和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规则开展 谈判。其间,国际气候治理进程再次经历美国、巴西等政府换届产生的负面影响,艰难前行。2018年波兰卡托维兹缔约方大会就《巴黎协定》关于自主贡献、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 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涉及的机制、规则达成基本共识,并对落实 《巴黎协定》、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做出进一步安排。

44

国际气候谈判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利益集团

是怎样的?

国际气候谈判的基本格局,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南北两大阵营 演化为当前的“南北交织、南中泛北、北内分化、南北连绵波谱化” 的局面。“南北交织”——指南北阵营成员在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和气候治理上存在利益重叠交叉。“南中泛北”——主要指一些南方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俱乐部成员,一些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表现出共同或相近的利益诉求,另有一些南方国家成长为有别于纯南方国家的新兴经济体,仍然属于南方阵营,但有别于欠发达国家。“北内分化”——是指北方国家内部出现不同的有着各自利益诉求 的集团,最典型的是伞形集团和欧盟,而且这些集团内部也有分化。例如,加入欧盟的原经济转轨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与原欧盟 15国在气候政策的立场上有较大的分歧。

在连续的波谱化趋势中,仍有一些具 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概括起来可将其表述为:两大阵营、 三大板块、五类经济体。即南北两大阵营依稀存在,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三大板块大体可辨,五大类别国家包括人口增长较快的发达经济体、人口趋稳或下降的发达经济体、人口趋稳的新兴经济体、人口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以低收入为特征的欠发达经济体。这些国家将来可能不断分化重组,但这样的总体格局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利益集团有欧盟、伞形国家集团、小岛国集 团、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一直积极参与气 候谈判并采取气候行动。伞形国家集团的主要参与方为美国和俄罗斯,美国的气候行动与政策易受国家执政党影响,国家层面的政策存在波动和不连续性,地方政府、城市和企业一直积极采取气候行动;俄罗斯认为气候变暖可能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态度不是很积极。

小岛国集团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生存危险,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希望获得资金支持。新兴经济体展中国家是在《巴黎协定》谈判进程中形成的“立场相近的发展中国家集团”,这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对碳排放具有刚性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国际资金和技术合作,实现低碳转型发展。 

4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为推动国际气候进程发挥了什么作用?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 委员会(IPCC),旨在向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有关对当前气候变化及 其潜在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认知状况的科学观点。该机构通过发布 一系列报告,在气候治理的关键节点上,从科学基础上支撑了国际 气候治理的进程。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系统评估了气候变化学科的最新进展,从 科学上为全球开展气候治理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1992年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 第一份框架性国际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5年发布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为1997年《京都议定书》 的达成铺平了道路。

图片

京都议定书介绍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开始分区域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议题 

被提高到了和减缓并重的位置。

2007年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将温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相结 合,综合评估了不同浓度温室气体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为2°C 目标奠定了科学基础,尽管2009年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不具备 法律效力,但2°C温升目标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以及人 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显著影响,为2015年顺利达成《巴黎协定》奠 定了科学基础。从具体内容来看,IPCC通过历次评估报告对不同科 学问题的认知不断强化,为国际气候治理奠定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