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题 

《碳达峰与碳中和100问》(五)

来源:佛山市陶瓷学会  2022-04-28



本文内容节选自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等编撰的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以方便读者快速大致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讯。

党中央习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的双碳工作,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陶瓷行业节能减碳势在必行,作为基层党支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陶瓷行业的双碳工作。

我们计划在【佛山市陶瓷学会】微信平台连续18天刊发《碳达峰与碳中和100问》,以促进陶瓷行业节能减碳,提高科技人员对双碳的认识!

图片


21
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严重吗?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气候变化已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 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极端高温事件、洪水、城市内涝、台风、干旱等均有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增多。

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对我国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00年之前:1208亿元/年平均;2000年之后:2908 亿元/年平均——增加了1.4倍。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水问题严峻。

东部主要河流径流量有所减少,海河和黄河径流量减幅高达50%以上,导致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因水资源短缺,耕地受旱面积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已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22
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关系吗?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另一类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气候系统的变化。

一方面,近百年来气候系统的快速变暖,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包括对水资源量和水质的影响,冰川退缩,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季节性活动、迁徙模式和丰度的改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另一方面,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存储在大气、海洋和陆地中,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总体上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碳收支是基本平衡的。但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消耗能源、使用化石燃料,土地开垦、城市化发展造成对土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了气候系统快速向变暖方向发展。造成气候变暖的“碳”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碳”具有同根同源的特性。

因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态也有利于气候系统的稳定,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23
变化对城市有什么影响?



气候变暖会加剧城市的“五岛效应”,即热岛效应、干岛效应、 湿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大气环境、 人群健康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沿海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

热岛效应

一般城市地区的气温变化明显高于周围郊区,城市就像一个 “热岛”。而干岛效应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随的。由于城市主体是由 成片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构成,易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  “干岛”。有些城市在某些时间湿度比较大,如上海在1月份夜间出现湿岛的次数最多,但强度偏弱,而夏季次数少,但强度大。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上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容易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导致强降水事件增多,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 涝。浑浊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凝结核过多,近50年来我国城市池区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
图片

干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

气候变化对城市基础设施、居民、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都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给城市地区的水和能源供应、下水道和排 水系统、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系统以及包括卫生保健和救急在内的 服务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高温热浪、暴雨、暴雪、台风等损坏交通运输设备、地面设施,增加交通安全隐患,对城市公路、铁路、航 空、航海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影响。气候变化影响城市下垫面温 度、近海海平面髙度以及城市降水环境,因此城市建设在选址、排水设施、道路规划、仓储、应急等方面都需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调整, 规划和设计标准需做相应变化。沿海城市群是气候变化的脆弱区。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入侵,将导致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河流水质咸化。海水侵蚀,会引发航道淤塞,港口废弃。沿海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将明显增加,近些年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常发生“台风、风暴潮、暴雨”等多碰头的极端事件,造成重大的人员、经济损失。孩子、 老人等弱势群体是城市地区最脆弱的群体。


24
我国近40年西北地区“暖湿化”是否可以使西北变江南?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甘肃、青海、新疆许多地区甚至不足50毫米。近60年,我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 约为0.30°C/年,是全球(0.12°C/10年)的2.5倍,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4°C/10年)。西北大部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大。西北地区中西部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东部地区 (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图片

青海面积近年呈扩大趋势

1987年左右西北地区中西部气候出现向暖湿转型,2000年开始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特别是春季降水增加尤为明显。由于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湿地面积增大,植被长势有所好转,但气候灾害风险不断加大。

由于西北地区的实际降水量远小于潜在蒸发量,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虽然降水量可能确实有所增加,但一方面降水增加的绝对量很小,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的潜在蒸发量也增加了,即使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超过了蒸发量的增加幅度,也只是意味着干旱状况得到一 定缓解,并不意味着气候条件出现了根本性改变。从气候监测看, 1961年以来西北地区半干旱以上的面积并没有明显减少,极端干旱面积略有下降并转为半干旱。而典型的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 光照丰富、热量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甚至达到2000毫米。因此,西北地区的“暖湿化”不可能改变其干旱气候格局,更不可能成为江南。


资源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25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否存在跨境关联?



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常会造成全球大范围更为广泛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在目前社会经济更为全球化的情况下。
如2007—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触发此次危机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澳大利亚发生的连续干旱事件,而澳大利亚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2006年澳大利亚发生了被称为“千年大旱”的旱灾,之后又是多次干旱,导致小麦连续减产。由于全球粮食库存不足,各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全球排名17位的小麦出口国中有6个国家、排名前9位的大米出口国中有4个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由此全球粮食供应大幅度减少,从而推动粮食价格相应飙升。

图片


图片